风和日暖山水醒,春到人间草木生。
正值春日,草木快速生长,
绿意争先恐后地冒头,
新绿、嫩绿、鲜绿、翠绿……
满眼的绿色随春风如海潮般涌来。
△聂伟健摄
今天是植树节,
大家有没有去种下一两棵小树苗,
共赴这一场“春天的约会”呢?
△图源封开发布
实际上,作为“国家森林城市”、
“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的肇庆,
绿意可谓是无处不在。
这绿,
不仅是青山连绵、绿树成荫的绿,
更是绿色发展的绿!
△吴勇强摄
造林绿化不停步
肇庆是目前珠三角地区中
森林面积最大、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城市,
森林覆盖率超70%,
是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的生态屏障。
△聂伟健摄
对于这座绿色之城,
我们从未停下增绿的脚步,
大力实施造林绿化,
营造绿色环境、共建美好家园。
去年全市完成造林12.45万亩,
培育苗木万株,
完成义务植树.9万株,
参加人数.9万人次。
△广宁县供图
城区街景绿意浓
漫步在肇庆城区的大街小巷,
随处可见生机盎然的花草树木,
清新绿意长伴左右。
△梁亮摄
近年来,
肇庆市委、市政府大力建设城市公园,
让市民群众
“不出城郭而获山水之怡,
身居闹市而有林泉之致”。
一座座公园如绿色宝石镶嵌在城市之中,
形成“城中有园、城园相融”的城市格局,
漫步其间即可零距离感受自然野趣。
△长者公园梁亮摄
去年8月,
长者公园、公园、
羚山涌碧道公园等八大公园集中开放,
肇庆全市城市公园数量多达个,
市民走出家门
15分钟内就能徜徉于绿水青山之中。
△公园吴勇强摄
“一路一花,一花一带”,
肇庆注重城市景观设计,
打造精致的城市细节,
林中城、花护路,
让城市更多了几分诗情画意。
截至去年底,肇庆城区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19.13平方米,
建成区绿地率40.59%。
△梁亮摄
△梁亮摄
乡村画卷徐徐展
我市还积极实施森林小镇建设、
绿美古树乡村建设
大力发展乡村绿化美化。
去年我市完成乡村绿化美化55个,
建设完成8个森林小镇、
4个绿美古树乡村,
一幅幅美丽的乡村画卷徐徐展开。
△封开县大洲镇梁亮摄
去年,
肇庆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
再添一张极具含金量的“绿色名片”。
这张名片不仅是肇庆城乡
那一道道绿色的风景,
更代表着肇庆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加快绿色崛起、争当湾区新秀的决心与行动!
林下经济活资源
发展林下经济,对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
发展循环经济,
巩固生态建设成果具有重要意义。
在上个月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中,
提到要“促进木本粮油和林下经济发展”,
足以见国家将推动林下经济发展放在了重要位置。
肇庆森林生态环境良好,林地资源丰富,
以此为依托,
我市着力推动林下经济发展。
△广宁县供图
去年我市
积极推动广宁县省级林下经济示范县建设,
并完成了10个
市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项目建设挂牌工作。
△广宁县供图
此外还积极发掘森林景观资源,
大力发展森林康旅项目,
积极推进鼎湖山神谷国家森林小镇建设,
打造怀集县寻源谷森林康养基地。
年全市新增2个省级森林康养基地,
成功创建6个省级森林旅游线路
和5个省级森林旅游新兴品牌地。
△怀集寻源谷。叶伟华摄
产业转型升级促发展
绿色,
不仅是生态,也是产业。
肇庆正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增强发展绿色动力,
努力走出一条具有肇庆特色的
绿色崛起高质量发展之路。
△吴勇强摄
一方面,积极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
项目落地必过“绿色门槛”。
另一方面加快推进陶瓷、电镀、印染等
传统低效产业退出和整治提升工作。
以陶瓷产业为例,
截至年底,
肇庆全市63家陶瓷企业条生产线,
计划实施“煤改气”的
52家陶瓷企业条生产线已全部完成改造,
其余11家企业76条生产线或转型或退出。
△绿色转型升级后的陶瓷企业生产车间。图源绿色肇庆
“煤改气”也让陶瓷企业更强、产品更优。
企业推动产品升级换代,
积极抢占高端化市场,取得良好成效。
“煤改气”后中盛陶瓷实施全氧燃烧,
自主创新研发的新产品价格是原来低端产品的5倍以上;
萨米特陶瓷建成陶瓷行业首个示范智能工厂,
年实现产值29亿元,缴税2.6亿元,
分别是年的1.8倍和3.3倍。
△现代化的陶瓷生产车间图源绿色肇庆
肇庆将着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
宜居生态城市,
同时,将继续深入贯彻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观,
努力实现生态文明与产业发展有机统一,
为加快绿色崛起、争当湾区新秀贡献力量!
资料来源市林业局环境报肇庆人民城管西江日报
编辑叶咏欣
作者/来源:肇庆发布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