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帅乡画好民族团结同心圆

白癜风偏方快 http://pf.39.net/bdfyy/bdflx/150921/4699279.html

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走进下帅校园作主题宣讲,在各族青少年儿童心田播下“民族一家亲”种子。下帅乡供图

走进怀集县下帅壮族瑶族乡,一座别具壮瑶特色的山门牌坊格外显眼,顶部采用壮瑶民居典型的翘角,中间两侧悬挂着壮族图腾“牛头”,底部是8根代表着瑶族的“腰鼓”形圆柱,牌坊正中间的金漆大字提醒着人们,这里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

作为肇庆市唯一的少数民族乡,下帅乡是壮、瑶、汉三个民族聚居地,其中壮、瑶两族共占总人口69.44%。近年来,下帅乡突出党建引领民族团结进步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展现出“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生动局面。

南方日报记者刘亮

通讯员邓智荣罗建和徐瑾

党建引领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只有我们心心相连、手手相牵,三族同胞才会融为一个真正的大家庭;三族同胞和睦相处、共创和谐,我们一定能建设好我们的美好家园。”日前,一场别开生面的宣讲活动在怀集县下帅乡民族团结广场举行,不同民族的党员干部分享各自对民族团结的看法和体会。

下帅乡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干部教育、党员教育、国民教育内容,针对机关单位、农村、学校等不同特点,组建由乡领导班子成员、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党员组成的宣讲队伍,面向党员、农民群众、学生等不同群体,开展“大榕树下的宣讲”“老党员讲历史”等形式多样的宣讲活动。

建党周年庆祝大会后,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下帅乡党委副书记、壮族干部韦啟生第一时间走进下帅校园,作“永远跟党走”主题宣讲,组织学生朗诵《请党放心、强国有我》,在各族青少年儿童心田播下“民族一家亲”种子。

“我们不仅要筑牢民族团结的思想基础,还要夯实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下帅乡党委书记刘剑飞告诉笔者,下帅乡坚持党建引领政治建设,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转化为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

下帅乡党委坚持把党的民族政策、法律法规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知识纳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内容,每年每季度专题研究民族宗教工作,集中学习新时代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法规。

基层党组织建设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通过实施“头雁”工程,下帅乡村“两委”干部平均年龄40.3岁,大专以上学历占44.8%,少数民族占71%,为基层民族工作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年,山奢村瑶族青年赵钮弟选择从边疆部队退役,成功当选为山奢村党支部书记,成为当时怀集最年轻的村支书、全乡最年轻的村干部。4年多时间里,在他带领下,山奢村发展起百香果种植、黄牛养殖等产业,村民收入大幅提高。

此外,下帅乡开展基层党建三年行动计划,创新实施“周二党建规定动作”工作机制,实行党群服务中心“1+N”实体化运作模式,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实现了党建和民族团结工作“双促进、共发展”。

“周二党建规定动作”机制是对下帅乡全体党组织、党员一次新的总动员。每周二,乡机关党组织与挂钩村党组织,一同做好议题学习、做活党员教育、做实党务共管;这一天也成为下帅乡各级党组织联系群众的日子,各级党组织或接待来访群众,或走街串巷、入户拜访聆听群众声音。

守望相助

“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下帅乡盛产一种名叫“壮瑶红”的酒。相传多年前,一瑶族小伙曾用这种酒救下一壮族姑娘的命,制酒配方得以留存至今。这一传闻真伪如今难以考证,但在党建引领下,壮、瑶、汉三族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故事每天都会在下帅上演。

“请帮帮我们,家人在山上昏倒了。”几天前,山奢村一村民焦急向村干部反映,其家人在山里劳作,身体不适后电话告知他们,随后断了联系,不知去向。接到求助后,村干部和群众自发组成搜救队,经过连续长时间搜救,成功救助昏倒群众。

壮族女孩陈如翠自幼肢体残疾,一些简单的体育运动都无法进行。在她成长过程中,乡亲邻里像对待自己子女一样照顾她,不仅资助她上学,还帮她烧水做饭,让自家小孩陪她上下学。“感谢帮助我成长的不同民族的乡人,他们是我人生路上最灿烂的阳光。”陈如翠说。

三族之间的彼此信任、相互依赖不是一蹴而就的,正是众多干部群众的坚持和付出,成就了今日下帅乡民族团结的灿烂光景。

壮族青年谭统祥是东西村村医,十多年如一日风雨不改在村子坐诊,救死扶伤,他的电话24小时开机,即使大半夜遇上求助,也随叫随到。壮族人韦乃元5年大学毕业后便投身下帅教育事业,一做就是17年,看到不少学生利用周末回校自习,他用微薄工资改善学生伙食。

“我们的下帅,壮、瑶、汉三族不分你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曾任山奢村委会委员、妇女主任的谢金钿是汉族人,她扎根山区为民族团结事业添砖加瓦。少数民族群众生活困难,她帮忙申请低保;困难群众生病,她帮忙争取免费手术机会……20多年里,她累计争取到援助资金34万元,帮扶了多人。

长时间的共同生活,早已让下帅三族群众民俗相融、民风相通。每年农历正月十五,下帅三族人民欢乐“闹元宵”、逛街市、看演出、观舞狮、赏民俗,一同跳起《壮狮舞》《竹竿舞》《采茶舞》等民族舞蹈。

“闹元宵”这天,家家户户都会在这一天宴请四方亲朋。壮族乡民郭石东和妻子会泡上了一壶上等的下帅单丛茶,备好百香果、砂糖桔,制作“下帅豆腐酿”,用来招呼客人。

除“三族闹元宵”外,下帅乡还会举办牛王诞、“三族庆丰收”等民族特色活动,并聘请了一批文化传承导师,在民族学校或文化站面向青年学生、社会人员开展民族文化传承培训,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tx/220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