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东肇庆美丽传统村落岭南山水古朴风光

广东肇庆美丽传统村落:岭南山水古朴风光

肇庆,广东。

秦建县,隋唐时称“端州”,至宋重和元年改“肇庆郡”,取"开始吉庆"之义。它是古代岭南土著文明的一个重要源头,也是岭南景观的一个典型代表性地区。

让我们来看看肇庆六个古老的村庄,第一批和第二批入选“中国传统村庄”名单,你见过多少?

1白石村,端州区黄岗

肇庆市端州区白石村自古就是“端砚之乡”,这里有“端砚之乡”的美誉。白石村自唐代武德年间建村,至今已有一千三百余年的村民,世世代代以纸浆作耕地。

广东肇庆生产的石板,是中国四大石板之一,已被列入“全国四大石板”之一,并获得了“全国三大石板”称号。白石村现在已经建立起“中国砚文化村”,拥有中国端砚陈列馆,中国砚文化博物馆,以及一个综合性的旅游商业中心。

2杨池古村在封开县罗董镇

杨池古村风景秀丽,素有“岭南村寨”之美誉。进入村落中央,是一个叫做杨柳池的水潭,据说是村落的开创者叶翰彪亲手开凿出来的。叶翰彪是一位明代高官,他从京城逃亡至此处,看到此处形状像一块珍奇的鸭子,是一块风水极佳的地方,就选择了在此落脚。莲塘是他亲手凿成的,四周种着柳树,中间种着一朵朵金色的莲花,寓意是“宝鸭子下荷塘”。最终,“杨柳池”这个名字被称为“杨池”。

时至今日,叶氏族人,已在此地生活了整整十五年。清朝的时候,有不少家族子弟中了举人,回到家乡后,就开始修建房屋,修建宗祠,这才有了如今的局面。叶氏祠堂建于清朝年,可以说是杨池村中世纪住宅的典范,不管是木雕、灰塑还是绘画,都可以说是岭南风格的杰作。

叶氏家族极为注重阅读,在古村中建有四大书库:晋公书库、均禄书库、禹经书库、荆公书库,而荆公书库库和禹经书库库,目前还保持着完整的井然有序的状态。尤其是靖宫书房,这栋楼是一栋中西方风格的结合体,甚至在民国中叶,封川县衙门也曾经迁入过这里。

村子里也有一个银行,一个金库。银库是清代建立的,他是杨池村里最富有的人,在郁南县的都城镇,长岗街和梧州城里都有很大的店铺,在杨池村周围还有两千多公顷的肥沃土地,这就是叶晋唐。而且,他还是一个慈善家,在饥荒之年,他都会捐粮给穷人,所以,慈禧皇后才会赏赐给他一顶“长寿帽”。

3北市镇广宁县大屋村

大屋村,位于肇庆广宁县北市镇扶溪社区的一个自然村落,紧靠着青远南冲,紧靠着杨梅山,建于年,距今年。

大屋村被列为中国首个“中国最早的传统古村”,因为这里有十多间清朝时期的客家人居住的房子。村里还有十余幢青砖砌筑的古老的客家人住宅,一排排地排列在一起。村中有百年古树五连果,古榕树.

其中大部分是正殿,侧房,庭院,套房,广场,池塘等,屋内的梁柱飞檐等,或用木雕或陶塑装饰,其工艺之精湛,令人惊叹。特别是“仁善里”的客宅,融合了古代文化与古代建筑的精髓,是它的一大特色。

4.凤岗镇怀集县孔洞村

在怀集东凤岗镇的群山之中,有一座著名的“文武世家”——孔洞村,这座小山村就是其中之一。被列入第二届“中国古色古香的乡村”。

村子里有两个不大的山谷,一座山,一条河,把村子分成上下两部分。孔洞村是一座独具风格的古老村庄,融合了当地的人文与自然风光。

其中,国选堂,裕后楼,成氏宗祠,观音阁,孔乡学院,以及古代的文武双全的门楣,练功时所用的石墩,石鞋,石担,石磨,以及清代的圣旨石碑。孔乡学院是目前唯一一座县级以上的清代学院,玉后楼则是一座集祠堂、民居、碉楼于一身的别致建筑。

村落的布置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整个建筑都是依山而建,依山傍海,有意地将建筑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每一栋楼都要靠近山坡,在山坡上留下一大片空地,这样才能提供充足的阳光和视野,营造出一种空旷的感觉。

5.大岗镇怀集县扶溪村

扶溪村是第二届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坐落在广东省怀集县大岗镇以南3公里的地方。

扶溪村最初是由古百越人统治的,所以“扶溪”这个名字,就是古百越人的名字。如今扶溪村的石氏族系,是明朝之后才进入这里的,石氏祖先原本生活在甘肃的武威县,后来随着军队迁移到福建,直到明朝洪武后期才从福建汀州迁移到这里,为了纪念他们的祖先,他们每到一个地方,都会给自己的家族起一个名字叫“武威堂”。因此居扶溪村的祠堂后面有一副古老的对联,上面写着“武威传宗接代,万石传宗接代”,是一幅堂皇的对联。

古村落武威屋是一座规模较大的“兵营式”建筑,建于明朝崇祯年间,建筑面积约余平米,是一座规模较大的建筑。整个武威殿,就是一个四四方方的建筑。主楼有五座大殿,大殿的中心是与白鹤山和皇帝岭的山峰连线相连的,大殿以大殿为中心,两侧各有四座小殿,两侧各有八座小殿作为辅助。内外皆有画屋雕梁画柱,图案别致。

扶溪村“武威庙”是目前粤西北最大的明朝古建筑。总的结构有“三格四形”的特色。三格是指“风水”、“仕宦”、“文武”;与天地人和相呼应,与武威的文风相融。“四形”即:街中巷,巷中巷,门中门,屋中屋;这些建筑物连成一片,到处都有联系。

村子里也有完备的防卫体系,包括了望孔和射击孔的碉堡,城门,炮塔,石墙等等。

6.中洲镇怀集县邓屋村

肇庆市怀集县中洲镇的邓屋村,是第二届“中国优秀传统乡村”,始建于清朝,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底蕴。

邓屋村的“寨门”既具有明清岭南部民宅的特色,又保留了邓氏祖庙、四合院等多年前的古建筑群。

中洲邓氏祠堂,建于清朝咸丰七年(一八五七年),位于寨子中心,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古老建筑。

邓傥的家很有名,也就是俗称的“八角楼”,是民国三十六年建造的,曾经是一栋豪华的府邸,主人是一位著名的将军。这座古老的府邸,面积有一千多平米,四面有四米多高的院墙。在这片土地上修建了一座二层小楼,因其屋顶呈八角形,故名“八边楼”。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zl/72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