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荒地变宝地肇庆封开长岗油栗助力产业振

本文转自:羊城派

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杨再睿通讯员黄瑛居

“无论是种植封开油栗还是种植其它农副产品,首先要帮助农民赚到钱,才能够让其信服你,才能够做强做大做长久!”近年来,肇庆市封开县长岗镇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积极推动荒地复耕复种,培育封开油栗优质种苗,变“废”为宝,助力乡村振兴。

荒地盘活成“宝地”

封开县长岗镇党委副书记李登健介绍,为切实做好此项工作,长岗镇坚持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凝聚力,落实荒地复耕资金保障,制定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奖补方案,对荒地进行建档立卡、跟踪管理,压紧压实层级责任,确保复耕复种到位。

为了精准施策,当地镇村党组织精细化摸排和核查,广泛宣传耕地保护政策,组织联合农机合作社打造代耕代种一体化服务平台,实现农村劳动力优化配置,为农户节本增收;引导农户利用荒山、疏残林、村边屋边闲置地等,因地制宜发展封开油栗种植,加强油栗种苗培育与主抓种植基地,集合光升村、马欧村、新丰村、联合村等油栗主产区,连片打造万亩封开油栗。借助电商平台、供销社平台打响封开油栗品牌。

据了解,长岗镇全镇种植面积累计超1万亩。其中马欧村多户农户中累计有多户种植封开油栗达0亩,马欧村党支部委员童海金在下江自然村种植了20亩、党员陈列光也种植了20亩,全村共有8名党员带头种植封开油栗达亩。

在党员带动下,今年村民种植封开油栗热情高涨,扩种面积超过亩。目前,村委会通过盘活10亩荒地培育封开油栗种苗,预计年产种苗10万株,通过联农、助农、带农方式,推动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等参与种植,可解决约亩规模油栗种植的种苗。

产业开启纵深发展探索

为了更好地助力封开油栗产业发展,去年由肇庆市卫健局、医院、封开县人大办、封开县应急局、封开县法院五个单位共同组建的驻长岗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充分发挥长岗镇现有农业产业特色,积极配合长岗镇党委政府完成了《肇庆市封开县长岗镇乡村振兴规划(-年)》撰写工作,将油栗种植与产业发展写进规划的产业发展项目,顺利获得了封开县有关部门审核通过。

按照规划的部署,驻镇帮扶工作队联合镇乡村振兴办撰写的《长岗镇五年油栗发展规划实施方案》《马欧油栗良种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等已上报封开县有关部门并纳入了乡村振兴产业项目库。

长岗镇党委副书记、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队长陈宁宇说,今后要继续擦亮马欧油栗的品牌,大力发展油栗产业,建设油栗种植基地、油栗加工基地、油栗旅游基地等纵深化产业链项目,形成光升、马欧、新丰、联合等4村协同辐射周边村落,将油栗产业提升为一镇一业的发展重点,助力长岗镇乃至封开县乡村振兴。

农业品牌形成规模

封开油栗是封开县闻名已久的特产,也是我国板栗中最优良的品种之一。当地出产的油栗果实饱满,个大皮薄有光泽,极少绒毛,味甜芳香,色彩鲜艳。封开县长岗镇分管农业有关领导介绍,封开油栗属早熟品种,成熟上市期正是中秋佳节之前,是重要的应节果品,每年收获季节,都有大批客商云集封开,抢购封开油栗,收购价稳定在每公斤30-40元左右。

封开县果树所所长全乃华说,封开油栗以长岗镇马欧村生产的油栗品质最优、产量最大、栽培历史最久。几十年的种植历史,已让封开油栗声名鹊起。封开油栗盛产期株产25—50公斤,最高株产可达公斤,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封开县长岗镇马欧村委会下江村自然村、大学生返乡创业陈东銮看到种植封开油栗大好前景,年4月辞掉在封开县平凤镇“三支一扶”的工作,毅然回到家乡走上了10年油栗种植创业致富之路,目前已拥有2个苗圃及种植基地达亩。

近年来,封开县长岗镇党委政府十分重视封开油栗生产发展,通过“政府引导、政策扶持、科技驱动、龙头牵动、品牌带动等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措施,有力地推动了封开县油栗产业的迅猛发展,该产业已成为长岗镇乃至封开县特色农业的主导产业,是长岗镇乃至封开县“十大特色农业基地”之一,已成为带动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zl/50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