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蒙山历史爱国将领陆超

引言

陆超交卸军务完毕,于一九二六年秋天,携带家小上任去了。在任期间,陆大肆搜刮,横征暴敛,而税局收税所得的税金,又大部流入局长腰包。所以,陆超当了半年多的怀集县统税局局长,便私囊鼓满,万贯缠身,于第二年水满江河的夏天,辞去怀集统税局局长之职,偕妻罗氏及幼小,装载银元,扬帆直下,达广州,再溯江而上,衣锦还乡。

1

陆超回乡后,由罗氏谋划,购置田产,雇请长工,种耕、酿酒、养猪、贾商并举,振兴家业。在县城,开设“瑞祥和”店铺,经营绸缎、布匹及其它杂货。并大兴上木,在大明村扩建家宅,筑起围墙,四角修筑炮楼,使整个庄园浑然一体,很有兵家气派。陆超的家业田产,在蒙山当然不能称魁,但也算得上是富甲一方的股足人家。自然,其对佃户进行了不少的盘剥,吸吮了穷人许多膏髓。平时,陆超偕罗氏或在县城“瑞祥和”店铺露面,与人品茶闲叙;或返大明村家园小住,浏览乡村田园风光,生活悠闲安逸。且与李宗仁情谊笃厚,过从甚密,当时正值李宗仁青云直上,飞黄腾达,陆超也得些荫福,沾些光彩,地方政府和一些乡民对其也刮目相视,算是地方中较有声望的人。县里的各种重要会议,大都邀请他参加。因此,陆超仍常进出伪县府,留心政事。一九三一年,陆超慷慨解囊,并发动群众联工,建起了大明村国民基础学校”。方便了北荡、大明下北荡、乃桂等几个自然村的子弟入学习读。

沂蒙战争纪念馆

2

一九四四年冬,桂林遭日寇沧陷,蒙山危在且夕。某日,国民党军政要人白崇禧,及第四战区民团指挥部司令张发奎等亲赴蒙山,在伪县府大礼堂(即今县府办公楼所在地)召开县党政人员及各界人上大会。会上,白崇禧说:“现在日本鬼已到桂林。原来我叫你们县组织三个自卫队,现在一个也没有成立,毛文益(当时任蒙山县长)是个草包。陆伯秋(即陆超)是你们县的老英雄,为什么不叫他出来?你们要赶快叫他出来组织自药队。”稍后,白、张等人又在荔浦分银行处召开修荔蒙三县县长和民团头目及主要乡绅等人的会议,会上,白崇禧正式宣布任命陆超为修荔蒙三县民团少将指挥官。其年,陆超已年至六旬。

▲抗日战争

当时三县民团指挥部的编制是:

第四战区民团指挥部修荔蒙三县民团指挥部少将

指挥官陆超

副指挥官罗家赞(修仁)

韩干(荔浦)

蒙山县民团编制如下:一

总司令陆超(兼)

副司令黎子斌

上校参谋长吕炳才

第一大队长黎子斌(兼)

第三大队长姚静清

第三大队长刘昆

特务大队大队长黄瑞华

中校军法官钟文海

中校参谋陈仕廉

中校咨议马庭中

中校咨议成庆生

少校参谋黄金泉

少校参谋黄植民

第一联队联队长范德辉

第二联队联队长龙剑魄

第三联队联队长杨曼青

第四联队联队长刘春涛

另:桂乐师管区王斌部营长刘蔚

▲抗日战争

一九四四年十一月间,日寇由蒙山北面分别向黄蜂坳、石鼓坳、琵琶坳进侵,目的是先占领杜莫乡(当时属蒙山县管辖),而后进犯蒙山县城。陆超亲临火线,直接指挥自卫队第一、二大队阻击敌人,双方相持了一天二夜,敌伪伤亡5人,逐渐支持不住被迫溃退。

敌人从北路第一次进犯蒙山吃亏之后,并不甘心失败,第二次出动七百余兵力猛攻杜莫乡,陆超亲率自卫队以劣势的武器,和敌人进行了十余次肉搏战,毙敌分队长一名,打死打伤敌兵多名。由于敌人步、骑、炮兵一齐出动,杜莫乡沦陷,新圩继而失守。

蒙城的战幕,展在目前了,陆超召开会议,重新部署蒙城的保卫战:第一大队守右冀新圩峡壬山一带,第二大队及县特务队在新圩、杜莫一带进行游击,第一、二联队在县城附近为预备队,由于自卫队顽强的抵抗,双方相持了一个多月,敌人始终不能南下蒙山县城。敌人始终不能南下蒙山县城。

但由于黄丽堂的叛变,作敌内应,使蒙山陷落了。

临沂战争纪念壁

3

一九四四年农历十二月初二,黄丽堂以为新生儿子做“三朝”为名,请王璜斌、陆超、吕炳才等人前往赴宴。原来,黄事前已暗中派人上新圩和日寇勾结好。密约敌人此日南犯蒙城,因此,他除遺人为敌带路和布置队伍占领文笔等制高点外,还设此“鸿门宴“,诱请师管区及民团的主要头目前来,以图全部生擒,里应外合,将自卫队一举击溃。那天,王、陆、吕等人都依约而来,但是,他们对黄丽堂近段举动已有所怀疑,因此不会轻易上当。事先已采取了应变对策,将自卫队部分队伍摆在团冠岭一带山头,做好战斗准备。

王、陆还共带二十多支卫兵,配上三挺轻机枪,并有驳壳枪、冲锋枪各十多支。陆对卫兵们说:“今天赴宴可能凶多吉少,你们要格外小心。”于是,二十多个卫兵簇拥着王瓒斌和陆超、吕炳才等人前往通文街黄少波屋中的黄丽堂指挥部赴宴。是时,屋前屋后站满了卫兵,枪机头张着,虎视耽耽,大有一触即发之势。黄丽堂见状,知道对方已有准备,下手不得,只好满脸堆笑,逢场作戏,虚与周旋。宴罢,王、陆、吕等人亦怕夜长梦多,风云突变,故即离座辞行,带着卫兵,匆匆而去。黄丽堂眼巴巴看着煮熟的鸭子又飞掉了,心中又气又恨,惋惜不已。王、陆、吕一行刚跨过通文桥头,就听在蒙北的新圩方向传来了轰轰炮声,日寇南下蒙城了。此时,王、陆、吕等人急忙登上团冠岭,陆即指挥原守候在那里的自卫队拉开阵势,准备阻击敌人,团参谋长吕炳才却说:“司令,敌情不明,还是不打为好,不然恐怕会吃亏。”

陆超对吕一向是言听计从的,现见吕说打不得,加之当时扼守在壬山、茶山口的第一大队黎子彬部和扼守龙眼湾、义皊的第二大队姚静清部不敢出击,陆也感到兵力薄弱。于是,便同意了吕的主张,传令队伍向福洞方向撤退。就这样,蒙山县城遂于一九四五年一月十五日(农历一九四四年十二月初二)沦陷了。陆超带领民团指挥部由福洞入夏宜,出文圩上鉴,再翻山越岭,撤到黄村。

▲沂蒙战争

蒙山沧陷后,敌人便如虎狼,一月十六日,入大明放火烧了陆超的房屋,十九日经文圩入夏宜。所到之处,奸淫掳掠,无恶不作,这一带民众给敌人杀了三、四十人,抢去耕牛一百多头,棉被衣物被劫一空。此外,义岭、茶山、那兵等村庄也遭大肆烧杀。然而,蒙由人民是具有反侵略的光荣革命传统的,他们并没有被敌人的淫威所吓倒,而英勇地与展开搏斗。

一九四五年二月二十日(农历正月初八),陆超派人探得敌人已拉队去昭平掳掠烧杀,县城空虚,便立即在黄村召开大队长以上的军事会议,决定组织兵力,反攻县城。二十一日(农历正月初九)自卫队先头部队在陆超的指挥下,很快攻抵县城附近粟杭一带,与扼守在县城内的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战斗,政工队员吕三民在这次战斗中不幸阵亡。时至黑夜,窜陷昭平的敌伪闻迅后星夜回救,敌人兵力增多了,而自卫队却因无后援,迫得撤离县城。这一次反攻县城虽然失败了,但却解救了昭平之围。

▲临沂战争

第一次反攻县城失利以后,陆超率民团指挥部下沙灵,过大黎,再回夏宜平坦,重新筹划第二次反攻县城。一九四五年五月三日,自卫队兵分三路向蒙城反攻,西路由黄瑞华指挥从新圩进击,北路的黎子彬部陈汉秋率瑶民由高堆从城北进攻,中路由甘棠直指县城。战斗开始不久,中路民团很快占领了望岭距城东仅半里之地。北路进展更快、已冲入城北街、北门楼东路,与守敌展开了激烈的肉搏战。最后终因团队缺乏统一指挥,各增援部队没有如期到达,冲入县城的部队陷于孤立,不得已自动撤退。这次战斗,打死敌伪十余名,伤敌数名。

总结

二次攻城不克,陆超便率指挥部人员退到黄村驻扎。某日,遥见县城火起,知道是敌伪放火烧蒙山街,陆超凭多年的戎马生活经验判断,这是敌人准备撒退的迹象。于是,在乃欧山召开自卫队各队长会议,令龙剑魄、黎子斌、刘昆及桂师区的刘蔚等人拉队到大明佛子坳集结,准备与敌伪决一死战。陆超亲率指挥部人员首先到佛子坳,随后刘昆、等也陆续把队伍开到了佛子。不料,这一行动被敌伪侦查发现。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zl/41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