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肇庆怀集县当地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了罗雨桥任职情况,引发争议。公告显示,医院院长,并兼任了39家乡镇卫生院(或卫生站)院长,共计40家医疗机构的院长职务。
这一情况引起了网友热议,大家质疑一人兼任40家医院院长能否胜任工作,以及他一个月能否领取40份工资。怀集县卫健局作出回应,称建立“医共体”模式,医院牵头,罗雨桥作为院长仅兼任19家分院和部分卫生院院长,每个月只领一份工资。
“医共体”的设立是为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医院与乡镇卫生院实现统一管理、资源共享。
早在年,国家卫健委就提出建立县域医共体,医院作为核心,联合基层医疗机构形成药品、设备、信息、人员等多方位的共享体系。年,广东怀集县在此背景下建立了医共体,实现了县、乡、医院的统一管理。
怀集县医共体的组建
根据公告,怀集县医共体由1医院、19家乡镇卫生院和家村卫生室组成。医院,19家乡镇卫生院是分院,村卫生室是成员单位。三者之间形成管理和资源共享的关系。
医共体的运转模式
在医共体下,县医院可定期选派专科医生到乡镇卫生院开展专家轮岗,解决人才稀缺问题。县医院的高端设备可服务全县病患,有效提升乡镇卫生院的诊疗能力。信息平台实现互联互通,患者可就近就医,数据可实时共享。
医共体的意义
医共体能够优化配置医疗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县医院可补充乡镇卫生院的人才和技术短板,纵向实现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医院间实现信息共享,横向实现医疗数据的互通互用。在管理和运行上形成统一协作机制,有助缩小城乡医疗差距。
医共体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挑战尽管医共体在理念上可实现县域医疗一体化,但由于种种原因,在实际运行中仍面临诸多困境。目前,医院多采用“一个法人多院所”模式,医院和乡镇卫生院属不同法人主体。这使得医共体内资源共享存在法律障碍。例如,共享医保费用结算系统不易操作。
县医院和基层卫生院在人事、薪资制度上存在差异。这使得专家轮岗、薪酬分配等在医共体内难以统一规范。信息系统也因标准不一致,而难以互联互通。
医共体下,医院容易形成垄断,不利于引入社会资本和市场竞争机制。医院医院治理产生负面影响。如何在医院间建立良性竞争,实现社会资源有效整合,是医改的难点。
完善医共体的路径推进医院法人改革
医院与乡镇卫生院整合为一个法人主体,有助打通体制壁垒,实现资源整合共享。可在个别县域先行先试,再逐步复制推广。
建立统一的人事和薪酬制度
统一制定医共体内的人才引进、培养、使用、薪酬等制度,形成统一、开放、竞争的人才环境。
推进医疗信息平台互联互通
统一医疗服务数据标准,加快推进区域性医疗信息平台,实现患者就医信息的互通共享。
引入社会资本增强活力
通过公私合作等方式引入社会资金和人才,建立良性竞争机制,提高医共体活力。
加强过程监管和公众监督
建立健全医共体的业绩考核和监督机制,防止权力过度集中问题。加强公众对医共体运作的监督,保证医改顺利推进。
医共体是推进县域医疗一体化的重要举措,但其管理机制与运作模式还需不断完善和创新,在推进县域医疗一体化的同时,还需防止新问题的出现,真正实现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和效率的目标。#优质短图文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