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肇庆市怀集县民间文艺家协会“红色文艺轻骑兵”志愿者在中国民间文艺家、民俗专家李罗斌的带领下,来到马宁镇苏沙村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向工匠和村民传播非遗文化及红色故事。
据悉,苏沙铸造制作技艺已传承一百多年历史,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产业十分蓬勃,生产铁砂、砂锅、农具、云鼎、生铁大炮等。进入21世纪后,苏沙铸造以制作农用工具和香道器具为主,其制作技艺工序繁多,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在活动中,
怀集县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苏希奋
现场指导工匠制作技艺,
并分享了自己数十年来
从事铸造手艺的经验和作业技巧,
勉励工匠们用心铸造,用情作业,
用勤劳的双手制造出精美的工艺品,
擦亮苏沙铸造品牌。
在走访苏沙铸造业中,
怀集县中国民间文艺家、民俗专家李罗斌指出,
苏沙铸造的制作技艺历史悠久,
是当地一项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
是值得我们去保护和传承的;
而利用手工铸造业兴盛经济,
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发挥其作用,
也是意义重大的。
李罗斌说道:“广州沙面公园至今仍保存着苏沙村铸造的生铁大炮,见证着苏沙村铸造业辉煌的历史。”
同时,李罗斌还向苏沙村民分享了两个马宁籍黄埔军校学员李天兴和梁灼华的红色故事,寄语他们在乡村振兴中,秉承前人的担当和拼搏精神,建设美丽乡村,以手工艺增加经济收入,早日实现全体村民共同富裕的目标。
来源: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于敢勇文明肇庆